日前,《深圳市慈善事業發展藍皮書(2020-2021)》(以下簡稱《藍皮書》)在深發布?!端{皮書》分為總報告、專題報告和附錄三大部分,對2020至2021年深圳慈善事業發展情況進行梳理、分析和總結。
在總報告中,將深圳慈善事業的發展放在共同富裕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要背景和分析框架下,強調深圳慈善事業發展的主要方向與目標。重點闡述政府、企業、社會多元主體如何在黨的領導下共建“慈善之城”,呈現出政府對慈善事業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重要成績,企業與社會力量多元主體共同推動深圳慈善事業發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報告還深入分析深圳慈善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建議和未來發展方向。
領域報告主要是深圳慈善事業各領域的工作總結和分析,關注深圳慈善事業的特色領域。具體包括慈善組織、慈善服務、社區慈善、慈善信托、慈善文化教育、未成年人保護以及社會企業等領域。
附錄部分對2020-2021年深圳市慈善大事記、深圳慈善組織、名單以及第五屆鵬城慈善獎褒揚名單等內容進行了整理和收錄,為深圳慈善事業留下寶貴的記錄。
深圳慈善組織數量穩步增長
深圳作為中國慈善事業發展最具典型意義的一個前沿陣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慈善工作,以打造民生幸福城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優化慈善事業發展環境,為推動全國慈善事業整體發展發揮了先行示范的作用。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慈善事業,各類慈善組織茁壯成長,各類慈善活動積極踴躍。截至2021年12月31日,深圳市登記認定的慈善組織數量累計達437家,2021年較2020年凈增加40家,增幅達10.0%。同時,深圳市特色慈善行業生態的發育成熟,具有行業樞紐型慈善組織專業化程度高,慈善主體組織協作能力強等特征。
深圳慈善服務進入創新引領時期
從發展歷程看,深圳市慈善服務經歷了起步時期、快速發展時期、專業化時期、創新引領時期。2016年《慈善法》頒布以來,深圳市慈善服務進入了法制化、規范化及跨界合作的創新發展新時期,開始呈現出多元化、品質化、創新性等服務特點,以回應新時代服務對象的復雜需求及問題,引領全國公益慈善服務的高質量發展。深圳初步呈現了服務供給主體的多元化,服務領域的拓寬,管理制度的完善,服務方式的創新及服務體系的現代化等特點。
以社會企業推動社會創新
過去五十年,社會企業以其創新性的問題解決方式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在全球各地得到快速發展。作為改革創新之城,深圳在探索以社會企業推動社會創新方面同樣先行先試,依托中國慈展會平臺,于2015年率先推出全國首個民間社會企業認證標準,迄今共有26家機構被授予“金牌社企”的桂冠。這批率先從慈展會平臺走出去的“金牌社企”在社會企業獨有的商業+慈善模式的支持下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了推動我國慈善事業創新發展的新興力量。
深圳慈善組織積極參與國際合作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深圳慈善組織順應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全球化趨勢,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等方式,積極推進與國際慈善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發掘各領域慈善潛能,構建了本土資源與國際資源高效整合、域內域外慈善經驗順暢共享、全球慈善文化信息精準互通的慈善國際化格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婦女署、國際獅子會、洛克菲勒基金會等國際上著名的機構都在深圳有相關項目開展。深圳國際合作基金會等為代表的公益組織,通過參加國際會議,開展國際項目等方式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發揮著民間影響力。
當前,全國上下正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藍皮書》的發布,作為深圳慈善事業發展中嶄新的里程碑,彰顯了深圳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社會責任,突出了深圳對慈善事業發展的重視與成效,也為未來深圳慈善事業發展提供了思路。